坚持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坚持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浙江省卫生财会管理中心总会计师胡守惠的主要事迹

 

浙江省卫生财会管理中心,负责省级卫生系统会计委派管理,有被委派单位20家,委派人员40余名(包括总会计师、财务科长),2008年被委派单位总收入110亿元,年末总资产140亿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是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全国三级特等医院创建单位,2009年总收入17.5亿元,年末总资产21亿元。

胡守惠在担任省卫生财会管理中心总会计师期间,主管省级卫生系统财会业务及全省财会业务的指导工作,主要在会计委派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内控制度建设的拓展创新、精细化管理以及人员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他密切关注我国财政体制及会计改革的新动向,十分注重学习前沿知识,结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开展理论研究和业务调研,注重实践总结,提出建设性意见,许多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2002年他作为浙江省选派的代表参加了以知识经济与会计师主题的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卫生系统财会先进工作者。2008年,参加了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组织的CFO资质论证项目的系统学习,并通过考试取得了资质证书。

近年以来主要业绩如下:

一、积极推进医院财会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卫生系统财务管理

医疗卫生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在医疗卫生改革中,他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及内控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根据医院经济活动的特点,从加强财务管理,完善会计信息,服务于医院改革出发进行研究,指导全省卫生财会改革工作。

1.从夯实医院会计核算入手,参与和领导医院会计改革实践。会计委派实施之初,为尽快改变由会计核算方法较为传统带来的不适应问题,他一方面总篡制订了相关制度,以完善会计核算有基础,同时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全省卫生财务管理检查执笔完成三万多字的全省财务管理检查情况通报,又针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订《关于印发规范医院会计核算规定的通知》下发全省执行,对提高全省卫生系统会计核算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2.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并从理论上提升。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医院内部管理要求的提高,国家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需要。为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由他主持完成了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课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修订研究对新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获学会优秀课题二等奖。公开发表《医院会计制度》修订研究一文,其中许多观点被财政部新《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采纳,又公开发表公立医院现行财务制度若干问题及改进一文,其中所提对医院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年度审计及对医院成本核算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的建议等均被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征求意见稿)所采纳。

3.指导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他在任总会计师职务以来,一直把推进卫生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在委派管理中,有针对性地把内控要求结合到目标考核中去,并注重从流程上去落实。2006年,在对20多年财务工作实践总结并进行理论提升的基础上,主编了20余万字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操作指南》。该书结合医院业务特点及流程,从内部控制的内在要求出发,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描述,提出控制要求。由于操作性较强,该书被主管部门作为工具书下发全省卫生会计人员学习,并广受欢迎,成为各级卫生部门内控建设的教科书。他还通过委派交流、继续教育、学会及卫生主管部门等多个平台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培训,并十分注重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如建立通过不同方法对数据真实性、完整性的核对制度,建立资金实时控制制度等,并作为委派考核主要内容,逐条落实。撰写了信息化环境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途径及方法一文,重点从医院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系统操作维护、业务流程以及在信息系统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校验控制等方面提出自己独特的意见。

通过多年努力,省级卫生系统已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于制度到位,控制得力,委派以来未发生重大财务差错或违规事件。鉴于在内部控制工作方面的成效和经验,2006年受卫生部指派参与了全国《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制订。

二、积极开展财务分析,及时抓住新问题、新动向进行研究或探讨,提出指导性意见,做好决策支持

医疗卫生改革是在探索中前进的。他十分关注全省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政府部门制订政策提供信息,为医院管理出谋划策。2007年,他针对相关政策对医疗机构经济运行产生的重大影响,全面分析全省医疗机构在经济运行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医改政策及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作为主要参与人于2008年完成了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招标课题浙江省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并获得学会优秀课题一等奖。

2007年在对全省近1500家医疗机构的负债水平及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浙江省医疗机构负债水平及偿债能力分析一文,对负债水平与结余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部分医疗机构的偿债能力较差,不利于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文中关于控制负债水平的观点以及分析得出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合理水平数据得到省卫生厅重视并被采纳,负债水平及偿债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被纳入到《卫生资源配置准入标准》。他还针对相同规模、等级医院间结余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撰写浙江省三级乙等医院收支结余水平差异实证分析一文,对影响医院结余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对引导医院的经营行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借鉴国际医院财务管理先进经验,对推进我国医院的成本核算提出深化设想并组织实施

长期以来,医院成本意识比较淡薄,成本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更谈不上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系统和成本管理制度。2010年,他在总结近十年成本核算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会计人员在医院成本核算的一些基本问题上所存在的困惑,撰写了医院成本核算若干基本问题研究一文对成本对象、成本项目、成本分摊等基本问题,从医院业务特点及管理的需求出发,以目标为导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组织部分人员,根据医院经济活动的特点和成本特性,借鉴国外医院及企业等财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开创性地研究制订了医院成本核算程序、方法,提出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相关部门合作研制了成本核算软件。该软件通过厅级评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优秀软件奖。

为使成本核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他还制订了《浙江省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意见》,对成本核算的组织、基础工作、成本范围、成本对象、成本项目、成本归集与分摊、成本核算程序及成本账表体系等均做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制订成本工作实施计划、建立考核制度等,推动医院成本核算的开展。同时积极做好医院成本核算的培训指导,并多次召开成本核算专题会议,对成本核算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统一,组织各被委派单位开展科室或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和交流。

四、探索卫生系统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会计委派的综合效能

几年来,他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在省级卫生系统实施会计委派制试点。通过几年的努力,省级卫生系统的会计委派工作创造性地走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路子,得到了财政部、卫生部及省财政厅等部门的充分肯定。

1.做好委派人员招聘选拔,知人善任。在委派工作中,合理设计选拔机制,制订招聘办法,精心安排考试内容,从中选拔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实践证明,委派队伍集中了省级卫生系统最优秀的会计人才,为委派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努力摸清被委派单位情况,并通过调研,使委派人员开拓了工作思路,提升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每年有针对性地确定管理重点,定期考核、评比,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好的方法推广应用。在考核内容上,既有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财务规范等基础性问题,也有开展成本核算、提高财务分析水平等提升方面的内容,使各被委派单位进一步提升财务工作水平,拓展管理深度。如2005年重点对医院成本效益分析进行了考评。针对被委派单位账账、账实不符以及呆账、坏账比较严重等现象,抓好落实,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各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得到质的提高。

2.提高委派人员和其他会计人员素质。他能充分发挥自己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及业务能力方面的特长,对委派人员提供业务支持,通过培训、交流、答疑等多种形式,帮助各单位解决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委派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工作思路。此外,还引入竞争机制,逐届提高进入委派队伍门坎,增加了委派人员及有意进入委派队伍会计人员提升学历水平的紧迫感,使省级卫生系统会计人员的学历及职称档次大幅度提高。

五、将卫生系统的会计信息化推上新台阶

长期以来,各级卫生主管部门一直无法及时准确取得全省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会计资料,制约了相关决策的及时性。在他的提议及具体主持下,于2005年建立起全省卫生会计报表网络直报系统。目前全省2000多家医疗机构通过网络报送会计报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能在每月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在相关经济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2005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出台,对全省医疗机构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会计报表网络直报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在及时反映影响程度及分析影响因素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在向省政府、卫生部提交医院政策建议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建立以来,也为财政、卫生等部门的众多业务调研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会计及相关数据。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